查看原文
其他

追问新知 · 情绪专题 | 我们为何能够读懂他人的眼神?

追问 nextquestion 2022-09-29


“一见钟情”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爱情的模样——茫茫人海中的一次对视,确认过眼神,遇见对的人。在这其中,眼神的交流十分重要——眼睛看到的美丽形象印刻到我们的脑海中,神经元之间的放电引发轰轰烈烈的生理反应,激素开始分泌,大脑开始兴奋,心跳开始加速,似乎有一只小鹿在胸口乱撞。


视觉摄取的信息每时每刻都在涌入人们的大脑,其中彼此之间眼神交流的注视或凝视,被认为是灵长类动物的特有标志。一个眼神的对视,我们往往可以理解其中包含的复杂的思想和情感。在语言之外,眼神的交流承担着相当重要的沟通作用。实际上,在婴儿还没有学会说话之前,和父母之间的凝视,就已经承担着沟通的重要作用。


尽管社交中注视是我们每天都会进行的、无数的最基本的社交活动之一,但正常情况下,我们却不会盯着对方的眼睛看很久,这是为什么呢?而当我们彼此凝视的时候,我们的神经元又在做什么?

 

社交活动中注视/凝视的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开始将目光聚焦到某人身上时,可以将自己交谈的对象和其他社交群体区分开,或者持续关注某人;也可以作为对其他人的目光的回应;此外,当我们将目光移开的时候,也可以表明我们将做出决定或者说要远离目前的谈话对象。


我们的目光和眼睛的行为在社会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正是如此,当人们的眼神碰撞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透过眼睛看到更加复杂的情感,也正是因为此,眼睛才被称为“心灵的窗户”。

 

“看对眼”是存在的吗?


在茫茫人海之中,凝视对方的行为代表着的不仅仅是一个动作,背后往往有着更深层次的情感流露——如果彼此眼神交汇都对对方满意,有进一步交流和沟通的欲望,就可能是正好“看对眼”了。


最近耶鲁大学的研究团队在《神经元》杂志上发布了一项新的研究。研究团队通过机器追踪猴子的眼球位置,并实时监测猴子大脑的神经活动,以探索凝视和大脑之间的关系,研究中一共对6对恒河猴进行了对应的面对面的社交凝视互动研究。


图片来源:doi: https://doi.org/10.1016/j.neuron.2022.04.013


结果显示:和不是自己的伴侣相比,猴子看向自己伴侣眼睛的频率更高、总时长更长——当他们的眼睛开始对视时,很多大脑区域均出现了令人惊讶的、广泛的神经元反应。

 

“看对眼”背后的神经机制


实际上,在此之前,人们就发现了大脑中很多不同的部位都参与了社交注视活动后的神经元活动,此次研究再次确认了两个重要的大脑部位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它们分别是前额叶皮层(高级学习和决策的所在地)和杏仁核(情绪中心)。


这一新的研究显示,当我们和伴侣凝视的时候,特定的神经元会被激活,而当我们转移到另一个不属于社交范围的人时,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表明“凝视”中包含着我们对社会关系以及情感的认知,而前额叶-杏仁核网络参与其中才可能实现这个功能。这也可以进一步帮助我们了解为什么我们可以读懂别人“眼神”里的秘密。

 

图片来源:Soroush Karimi/Unsplash


对视,凝视?还是躲避?


在古希腊神话中,美杜莎的眼睛可以直接使人石化。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也会不自觉地躲避某些目光,比如大多数人都可能经历过老师提问时低下头的经历;当然,当你自信的昂起头骄傲的看着老师时——老师估计也明白你已经找到了答案。


当我们看影像节目的时候,我们往往也可以感受到电影或者电视中主角眼神中包含的复杂情感。其中《杀人回忆》中宋康昊扮演的警察意难平地久久地凝视着镜头的画面,已经成为著名的影视镜头之一。

 

图片来源:电影《杀人回忆》


我们可以从眼神中读懂喜爱,也可以从眼睛中看到厌恶。下一次,当别人投来目光时,你会选择躲避,还是面对?

 

作者:Aaron

编辑:EY

排版:Jingtong

[1] Feldman R.Parent–infant synchrony: biological foundations and developmental outcomes.Curr. Dir. Psychol. Sci. 2007; 16: 340-345

[2] Haxby J.V,Hoffman E.A,Gobbini M.I.The distributed human neural system for face perception.Trends Cogn. Sci. 2000; 4: 223-233

[3] Hari R,Henriksson L,Malinen S,et al.Centrality of social interaction in human brain function.Neuron. 2015; 88: 181-193

[4] Redcay E,Schilbach L.Using second-person neuroscience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s of social interaction.Nat. Rev. Neurosci. 2019; 20: 495-505

[5] Shepherd S.V,Freiwald W.A.Functional networks for social communication in the macaque monkey.Neuron. 2018; 99 (413.e3–420.e3)

[6] Dal Monte O,Piva M,Morris J.A,et al.Live interaction distinctively shapes social gaze dynamics in rhesus macaques.J. Neurophysiol. 2016; 116: 1626-1643

Dal Monte O.

[7] Piva M,Anderson K.M,Tringides M,et al.Chang S.W.C.Oxytocin under opioid antagonism leads to supralinear enhancement of social attention.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7; 114: 5247-5252

[8] Dal Monte O,Piva M,Morris J.A,et al.Live interaction distinctively shapes social gaze dynamics in rhesus macaques.J. Neurophysiol. 2016; 116: 1626-1643

[9] Itier R.J,Batty M.Neural bases of eye and gaze processing: the core of social cognition.Neurosci. Biobehav. Rev. 2009; 33: 843-863

推荐阅读


追问互动

○ 如果您对本期内容有进一步想要追问的问题或者讨论的内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加入我们的社群参与互动,添加小助手微信questionlab即可申请进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